close

內容來高雄橋頭農地貸款信貸宜蘭員山信貸自hexun新聞

電站靠種樹養魚平虧 廣東河源光伏全產業鏈模式入誤區?

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記者 楊長江 河源攝影報道兩年寒冬後,光伏產業正在走向復蘇。志在打造華南地區“光伏之都”的廣東省河源市,經過4年的發展,如今仍遊走在全產業鏈整合提升的雄心與困頓之間。“行業不景氣,光伏產業也遭到沖擊,影響瞭我們佈局整合的步伐。”河源高新區副主任朱小強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然而,糟糕的大環境並沒有影響這個光伏新城的野心。就在剛剛過去的9月,廣東省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親赴河源漢能薄膜太陽能基地實地調研,試圖以此為樣本,分析論證在廣東省內大力推廣光伏產業園的可能性。對於廣東省光伏產業來說,河源擔當旗幟作用。坐擁4億噸光伏產業原材料之一的超白石英砂,河源早在2009年大舉佈局光伏產業,已實現瞭全產業鏈。不過,河源光伏產業如今正經歷陣痛:龍頭企業漢能發展未達預期,對當地產業的帶動和輻射效應尚未體現,產業規模和產業聚集仍很“初級”。更為尷尬的是,當年號稱華南最大光伏電站廣東國華河源光伏電站(以下簡稱國華電站)陷入長期虧損境地,運營方不得不搞起農業種植的副業以填補電站虧空。“這些問題都很棘手,急需解決。光伏產業的整合速度太快,如果河源不能快速取得突破,待國內幾個光伏大省復蘇、市場格局已定之後,恐怕形勢會更加不利。”中投顧問能源行業研究員任浩宇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與此同時,《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在河源采訪時亦發現,當地政府對當下的狀況有些焦慮,今年以來已出臺多個政策力推光伏產業發展提速。國華電站:發多少電就虧多少錢國華電站位於河源東源縣順天鎮大坪村,資料顯示,該電站由42976塊電池組件、32臺逆變器、160個匯流箱及32臺直流防雷配電櫃組成32個250kwp光伏發電單元系統,就近並入河源電網。早在2009年末,廣東國華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國華公司)宣佈投資2.3億元的國華電站動工建設。一年半後的2011年6月,該電站建成並正式並網發電,裝機容量8100kwp,是當時華南地區單體最大的光伏地面電站,一時間引起業內的廣泛關註。同樣遭遇瞭光伏產業近兩年的寒冬,但不同的是,當今年以來多個光伏產業扶持政策讓光伏電站建設熱潮再次被點燃,被認為適合興建光伏電站的西北地區成為資本追逐的焦點時,在遙遠的華南地區,國華電站卻深陷虧損泥潭。“我們沒有感受到行業回暖,電站現在還在虧損。”國華電站總工程師左力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有別於同行,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電站與農業開發形成捆綁,院內甚至養起瞭魚,種上瞭檸檬樹。“我們正在大力培育這些農業項目,盡管現在還沒有收益,但希望未來可以實現盈利,用於補貼電站所需的日常開銷。”左力斌表示。據左力斌介紹,國華電站目前每月發電量在四五十萬度之間,月入20餘萬元,年收入200多萬元。該電站實際投資略低於起初擬定投資額,約為2億元出頭,電站建設獲接近1億元的國傢補貼,起初預期的上網電價約為1.2元,但如今隻有0.52元。左力斌稱,國華公司每年要額外拿出與發電收入相當的資金(即200餘萬元)用於電站的運營維護。“發電成本是1塊多錢1度,並網隻有5毛2,每發1度電就要虧損1度電的錢。”究其原因,左力斌認為,除瞭上網電價過低,政府補貼不足也是個問題。“同其他光伏大省相比,廣東對光伏電站的扶持政策很少,除瞭電站建設國傢補貼50%,我們基本沒有獲得其他補貼。”按照當時的相關政策,光伏電站有兩種補貼方式,即電站建設補貼和電價補貼,運營方隻能選擇其中一種,國華公司選擇瞭前者,故目前上網電價隻有0.52元,而不是第二種方式的1.15元。一方面補貼少於其他地區,另一方面,國華電站發電成本稍高於同行,這也被視為其長期虧損的重要原因所在。一名熟悉國華電站的人士透露,該電站在起初的設備購買上亦遭遇“不測”。“那時候設備成本高,而且產品總是出故障,為此國華公司采用瞭拖欠對方費用以示"懲罰",後來鬧得有些不愉快。”左力斌證實瞭設備高故障率的說法。他表示這是當前光伏電站普遍存在的問題,隻是國華電站的問題更加突出一些。除瞭日常20多名員工薪水發放,電站設備維修耗去大量的資金。隨著設備保修期的結束,這筆費用還在進一步提升。上述因素若得不到改觀,國華電站要實現盈利幾乎不可能。此外,較之日照豐富的西北地區,華南的劣勢明顯,這也成為國華電站發展的一大天然桎梏。根據左力斌測算,如果國華電站設在西北地區,年發電量能提升60%以上。但是,尷尬之處在於,在現有的發電成本和電價政策下,發電量越大,虧損越大。盡管如此,這並沒有影響國華公司對未來前景的看好。左力斌稱,公司起初在建設光伏電站之時更看重行業的社會效益和發展趨勢。他表示,隨著光伏全產業鏈的逐步成熟,光伏電站制造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如果電價補貼力度加大,市場空間仍然很大。對於國華電站的未來,公司表示將謹慎擴張,繼續立足河源,積極推進光伏建築一體化,走分佈式發電之路,就近並網。不過,左力斌也有擔憂。“首先,並網還存在障礙,手續較為繁雜;其次,如果走分佈式發電道路,我們面臨與電網巨頭的競爭,處於弱勢,企業要直接跟用戶打交道,電費收取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對此,河源經信局產業技術科科長謝偉東表示,當地有關部門不會放棄對國華電站的支持,未來將免費提供大型屋頂供其發展分佈式發電。求解缺位的產業聚集對於國華電站的困境,任浩宇並不意外。“廣東地區光伏電站建設適合於經濟水平、產業聚集程度更高的珠三角,河源尚不具備發展大型光伏電站的條件,不可隻強調全產業鏈覆蓋而盲目上馬。”河源光伏產業面臨的窘境遠不止國華電站的虧損這麼簡單。《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調查發現,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各自為戰,產業聚集效應的缺位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我們跟漢能、中晶、旗濱等基本沒什麼業務往來。”左力斌表示。此外,作為河源光伏產業龍頭、走非晶矽薄膜技術路線的漢能與同城的中晶、旗濱之間更是沒有交匯點。這一說法得到主管部門的承認。“盡管我們涵蓋瞭光伏產業的上中下遊,但產業規模還很小,產業融合還有問題。”謝偉東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除去前端的石英砂開采加工,河源光伏企業數量隻有十餘傢。據其估算,今年上半年,河源光伏行業產值約為20餘億元,每年石英砂開采量隻有五六十萬噸,用於光伏玻璃原料的僅為十幾萬噸。“數據統計比較困難,行業集中度不高。”謝偉東稱,數字雖小,但也意味著發展空間巨大。而作為光伏產業的後來者,國內幾個傳統的光伏重鎮的經驗與教訓值得河源借鑒。江西基本圍繞賽維LDK進行產業整合與佈局,區域內其他企業基本依附於龍頭謀劃技術與市場,與之相似的是尚德所處的江蘇。另一種模式來自浙江,該省光伏產業以中遊組件和電池為主,不同於前述兩地的是,其走的是產業園模式,地方政府有意識將企業聚集在各個產業園中,形成較強的融合關系。“當時在佈局光伏產業時,河源沒有找準核心企業和產業園,以前和當下,漢能所倡導的薄膜太陽能都不是市場主流,以這樣一傢企業為龍頭來佈局,對產業鏈的整體規劃而言難度很大。另外,河源目前為止沒有佈局真正意義上的光伏產業園區,這也是個瓶頸。”任浩宇分析稱。“既然選擇瞭漢能作為龍頭企業,就要圍繞它來做文章。”一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指出,圍繞核心企業進行產業鏈整合成為河源光伏產業突圍的當務之急。事實上,河源當地政府亦看到這一軟肋帶給產業發展帶來的不利。“我們的產業融合還有問題,比如中晶沒有用漢能的薄膜,當然這是因為兩傢企業的技術路線不同,漢能的薄膜太陽能因為轉化率低的原因,市場接受還有一個過程,但我們相信企業的前瞻性,因為薄膜用途十分廣泛,還可以用作建築材料、玻璃等。未來我們將圍繞漢能進行一些必要的產業鏈整合,從招商引資政策上入手,努力尋找一些能與漢能配套、融合的企業,在資源配置、財稅支持等方面多方位支持企業和產業發展。”謝偉東表示。前述業內人士指出,盡管薄膜太陽能電池存在光電轉化率相對較低、穩定性較差的劣勢,但這一劣勢正逐步被扭轉。漢能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其最先進的薄膜電池板轉換率已達15.5%,且穩定性瓶頸也得到有效緩解。如果這一說法成立,這與晶矽電池板平均17%的轉換率差距已大大縮小,其優勢還在於更為廉價的成本。“規模小並不可怕,不能實現產業的有效融合才可怕。”任浩宇表示,圍繞漢能進行產業鏈整合,充分利用珠三角龐大的太陽能市場,走精專道路要比全產業鏈模式更穩妥,因為在整合速度極快的光伏領域,江蘇、浙江、河北等光伏大省一旦復蘇,對身為後來者的河源十分不利。在他看來,河源光伏產業打造追求全產業鏈未必是上佳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或許更適合這個華南光伏新城。“相比於江浙滬,廣東地區光伏產業發展水平一般,但潛力巨大,市場前景看好,未來將是光伏下遊端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分佈式光伏電站優勢巨大,河源適時佈局頗具戰略眼光,但必須快速占領區域制高點,掌握市場話語權。一定要利用好這一契機。”任浩宇表示,如何利用好石英砂資源很關鍵,並不一定要把自己的資源完全消化在本地,必須打破地方封閉格局,背靠珠三角這個大型市場,將重心放在廣東,打造一個區域性光伏重鎮就很不錯瞭。“光伏之都”突圍之路尚遠實際上,河源“光伏之都”的夢想軌跡中,深深打上瞭“產業轉移”、“高新區”、“漢能”和“光伏寒冬”這幾個烙印。河源坐落於廣東東北部,東江中上遊,資源及交通優勢較為明顯。發展什麼樣的產業?如何才能有效實現彎道超車?河源最終選擇瞭手機生產、機械制造和新能源。由此,高新區應運而生。至於為何相中光伏產業,朱小強解釋稱,一方面得益於河源儲量豐富品質優良的超白石英砂,石英砂系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另一方面身為新能源的太陽能光伏符合河源高新區的規劃思路;再者漢能老板李河君是河源知名鄉賢,投資傢鄉理所當然。“漢能有可能成為光伏行業殺出的一匹黑馬,但也不排除曇花一現,所以河源面臨的壓力同光伏巨頭賽維LDK所在的新餘、尚德所在的無錫十分相似,萬一費盡心思引進的龍頭企業倒下來,其產業佈局基本上就宣告失敗。”前述業內人士分析稱,不過,就目前情況看,盡管漢能狀況遠未達預期,但對其下定論尚為時過早。初嘗甜頭之後,河源試圖開足馬力乘勝追擊。無奈,光伏行業寒冬不期而至。“漢能進駐之後,我們還談過其他項目,但由於大環境不佳等多種原因,就連簽約的項目都擱淺瞭。”朱小強言談之間仍遺憾不已。在漢能於河源簽約一年後的2010年11月29日,對外宣稱首期投資60億元、年產能過百億的恒泰豪太陽能光伏項目在高新區舉行瞭盛大的奠基儀式。但次年上半年,光伏行業大環境迅速惡化,此前嚴重的產能過剩矛盾凸顯,投資方在慎重考慮之後,宣佈河源項目緊急剎車,且再無下文。無獨有偶。據謝偉東介紹,前幾年南玻集團也曾同河源方面商討投資事宜。但由於雙方想法不一致未能走到一起。朱小強將上述變故歸咎為行業大環境突變,光伏行業的寒冬使河源在整個產業鏈的佈局中放緩瞭腳步,事實上,作為龍頭的漢能也同樣未能獨善其身。朱小強告訴記者,漢能基地首期建設基本竣工,設備於去年年中調試完畢,不巧的是,由於歐美市場的利空打擊,以海外市場為主的漢能近一年多以來隻是小規模試產,截至目前產能仍未真正釋放,主要承接一些金太陽示范工程,河源基地的發展狀況元未達預期。不過,河源並未因眼前的困境而停止光伏產業的佈局和扶持,自今年以來,河源推出諸多舉措提振光伏產業。以招商引資為例,在今年初,河源東源縣按照市級部署,在矽產業園成功引進一批從事矽微粉加工、光伏玻璃生產、石英板材生產等石英砂深加工及上下遊企業共60多傢,合同投資總額超70億元。然而,盡管目前面對大企業隻有一傢漢能、產業規模尚小、產業聚集度尚低的現實難題,河源方面稱將出臺更多政策,調動更多資源,爭取早日破解。但方興未艾的廣東光伏之都,如何在新一輪行業變遷中突圍,要做的遠不止這些。

新聞來源http://news.hexun.com/2013-10-08/158515848嘉義市銀行借貸利息計算.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teji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